|

楼主 |
发表于 2020-11-2 15:53:03
|
显示全部楼层
黄草岭阻击战:让志愿军一战成名,让彭德怀信心大增
今日军事要点 2020-10-11 18:05
黄草岭位于长津湖以南,海拔在千米以上,地形极为险要,是朝鲜北部的军事要冲。麦克阿瑟的“钳形攻势”能否实现,首先要看能否夺取黄草岭、赴战岭,打开长津通往江界、惠山的门户。
志愿军42军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改编而成的,下辖第124、第125、第126师,是一支年轻的部队,前身为成立于1948年3月的东北野战军第5纵队,首任司令员万毅、政委刘兴元,曾参加过辽沈、平津、安新、鄂西等战役,而后在第二野战军指挥下进军大西南。军长吴瑞林的年龄也不大,时年只有35岁,却是一员勇冠三军的猛将,人称“吴瘸子”。
1932年,他从家乡四川巴中加入红军,历经百战,先后7次负伤,被敌人打瘸了一条腿,身上留下了大大小小13处伤疤和一块尚未取出的弹片。当42军到达江界以南地域时,侦察处长孙照普向吴瑞林报告:
“侦察分队已经与朝鲜人民军在元山、成兴一带抗击南朝鲜军第3师的进攻,估计敌人有抢占黄草岭之势。”
先敌抢占黄草岭,打好出国第一仗!”吴瑞林立即下达了战斗动员令。由于没有制空权,汽车也少得可怜,志愿军部队只能全凭战士的两条腿在夜间行进。吴瑞林在心里大致估算了一下,如果按每夜60至70公里的速度急行军,那么也至少需要四五天的时间才能赶到黄草岭,很难抢在摩托化敌军之前。想到此,吴瑞林当机立断,命令军直属汽车营将所载运的弹药粮食,统统卸在山沟里隐蔽起来,前锋124师组成先遣队,由副师长肖剑飞率领,携带电台,乘两辆汽车赶赴黄草岭地区,先头370团紧随其后。
军令如山,370团的将士们一路狂奔。真是天助我也。当先头部队行进到柳潭里附近时,朝鲜人民军的汽车队及时赶来了。志愿军立即乘坐汽车向黄草岭方向急驰而去。
24日深夜,370团2个营分别抢先登上黄草岭、赴战岭两个要点,转入防御准备。几个小时后,370团1个营也赶到黄草岭以南草芳岭、烟台峰等地,与人民军1个炮兵大队、1个装甲兵联队协同防御,抗击南朝鲜军首都师的进攻。
26日,美军第10军所属陆战第1师自元山登陆,企图经成兴、长津迁回江界;南朝鲜军第3师主力由元山地区开向成兴,第26团进抵上、下通里接替“首都师”防务,准备向黄草岭进犯;“首都师”则东移,向赴战岭、丰山、城津推进。
27日,42军主力杀到,即以124师并配属炮兵第8师第45团部署于黄草岭以南草芳岭、烟台峰地区,并以该师1个加强营控制小白山要点;以126师1个团部署于赴战岭以北地区,以另2个团为军预备队。124师接受任务后,决定以370团在黄草岭以南的1115高地、草芳岭796.5高地一线展开。
黄草岭、赴战岭为长津湖以南地带高山分水线。四周群山起伏连绵,北高南低向远方伸延。两条沙土公路在山区中分别越过黄草岭、赴战岭,北通江界,南至五老里会合,通向元山海港。两条公路中间有一条小型铁路。在这里,志愿军的防御兵力为42军的2个师,而“联合国军”陆续投入了4个师的兵力,即南朝鲜军首都师、第3师和美军陆战第1师、第7师,还有1个坦克团、2个坦克营和3个炮兵团。此外,敌人还有空军支援,兵力和火力远远超出志愿军。
370团2营4连守卫的796.5阵地是黄草岭的南大门,也是志愿军的前沿阵地。南朝鲜军第3师在飞机和火炮的支援下,以1个连至2个营的兵力连续发起集团冲锋。双方围绕黄草岭的争夺战就此打响了。清晨时分,十多架敌机黑压压地飞到志愿军阵地上空。重型炸弹、燃烧弹暴风骤雨般地倾泻下来。一时间,阵地上烈焰冲天,硝烟四起。
敌机轰炸后,敌人的炮群又开始实施猛烈炮击。志愿军的阵地完全笼罩在炮火之中。炮火刚刚停息,大批敌军就从三面向4连阵地发起了集团性的连续冲击。4连官兵顽强抗击,尽管大量杀伤了敌人,但损失也越来越严重。战斗中,连长身负重伤,仍坚持指挥。指导员意识到敌众我寡,不宜久战,便命令连队边战斗边向南收缩。部队终于退到了一片乱石堆,依靠一块块一人多高的巨石作掩护,形成了一道新的防线。
敌军集中2个加强营向4连新阵地合围过来,攻势更加凶猛,发起一波接波的冲锋,但都被英勇的4连官兵一次次击退。激战至黄昏,4连与营部的联系已被切断,电话线也被燃烧弹烧毁,成了一支孤军。在这种极端困难的条件下,指导员鼓励大家:
“同志们,一定要挺住,坚持就是胜利!”
渴了,战士们从山坡上挖出草根放在嘴里嚼;饿了,吃几个土豆充饥;没有枪弹,就趁夜晚从被打死的敌人那里补充
28日,敌人出动数十架飞机和大炮对4连阵地进行狂轰滥炸。阵地上,岩石被炸得粉碎,泥土被炮火犁了一遍又一遍。山可炸,石可碎,但英雄的坚强意志不可摧。4连官兵只有一个信念,那就是寸土不让,坚决阻击住敌人。就这样,4连在黄草岭血战三天三夜,打垮敌军20多次冲击,歼敌260余人,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,战后被志愿军总部授予“黄草岭守备英雄连”称号。
29日,敌人又发起了新一轮进攻。遮天盖日的飞机轮番轰炸半小时后,又用重炮轰击40分钟,掩护多路步兵出击。此时,124师已收缩前沿阵地,形成三面布网一面开口的阵势,以诱敌深入。当敌人进入到预设阵地后,突然炮声轰鸣,上百颗炮弹直向敌群飞去,顿时炸成一片火海。敌人惊慌失措,抱头鼠窜。370团全力发起反冲锋,居高临下,势如猛虎下山,打垮了南朝鲜军第3师和首都师7个营。
随后,124师对作战部署重新进行了调整:将夺取的新阵地作为第一道防线,由371团担任防御;370团的原来阵地作为第二道防线,由370团2个营担任防御;372团为师预备队控制黄草岭,作为第三道防线。为了不让敌人沿公路向纵深突击,124师确定以烟台峰为防御重点,将372团1个营放在公路中间的馆坪地域防御,并调军工兵营2个连协助第371团构筑工事,准备迎击敌人新的进攻。
烟台峰位于通向黄草岭的公路右侧转弯处,与对面的727高地相呼应。站在峰顶俯视公路,所有目标历历在目。烟台峰是黄草岭的门户,也是敌人攻占黄草岭的必经之路。
11月1日,美军第10军急调陆战第1师参战。师长奥利弗?史密斯分兵两路:陆战第1师主力和南朝鲜军第3师残部进通黄草岭,另以一部兵力由古老里直取赴战岭。
2日,美陆战第1师与南朝鲜军第3师在50余架飞机、40余辆坦克配合下,以1个营至1个团的兵力,向烟台峰一带高地发起进攻。敌人的战术依旧是先出动飞机对志愿军阵地滥炸,紧接着是重炮轰击。趁着浓烟烈火,300多名美国兵蜂拥而来,直扑烟台峰。面对气势汹汹的敌人,371团2营4连指战员毫不畏惧,沉着应战。当敌人距离阵地只有30多米时,轻重机枪、冲锋枪、六O炮一齐开火,将敌人死死阻击在阵地前沿。
激战一直持续到黄昏时分,美军陆战第1师损失300余人,仍毫无进展。天完全黑沉下来,如一只巨大的铁锅倒扣在黄草岭的上空。美军拖着疲惫的身体停止了进攻。黑夜是属于中国人的。
124师副参谋长郭宝恒指挥4个营分两路向美军陆战第1师的炮兵阵地摸去。一顿手榴弹猛砸过去,美车的几十顶帐篷飞上了天,20多门火炮也被炸成了一堆废钢铁。战斗中,2营的尖刀班悄悄摸上美军阵地,隐约看到30多个横七竖八的睡袋,正准备开火,猛然发现露在睡袋外的竟是一个个黑脑袋。从山沟里长大的志愿军战士哪里知道世界上还有黑人,以为撞见了鬼,慌忙退了回来。
副营长赵际森可不信邪,带着2个排的战士就冲了上去。一阵冲锋枪外加手榴弹,将这群美国兵送上了西天。望着十几个美国黑人士兵的尸体,志愿军战士还在纳闷:这些人咋长得这般黑,比戏里的张翼德、包黑子还要黑的多。
有几个战士干脆用手巾沾上雪水使劲地擦他们的脸,看看是不是真的天亮了,美国人又来了劲头,向烟台峰展开了猛烈攻击。至中午时分,敌人将烟台峰团团包围起来。这时,烟台峰阵地上只剩下14名战士,所有的连、排干部和班长、骨干全都壮烈牺牲了。
危急时刻,司号员张群生然挺身而出:“我代理连长,我们要坚决战斗到底,哪怕剩下一个人也要坚守阵地!在张群生的指挥下,14名勇士爬上了峰顶,以悬崖峭壁、石缝洞口当掩体,顽强阻击敌人,一直坚持到日落西山黄昏时分,团长于庆华命令赵际森率领5连增援4连作战。当赵副营长带兵赶到烟合峰时,敌人已把峰顶围了个水泄不通。
赵际森一声令下,暴雨似的子弹从背后向敌群射去,接着是一阵猛冲猛杀,敌人措手不及,乱作一团,纷纷溃逃。烟台峰解围了,14名战土获救了。英雄的4连打退了美军陆战第1师的多次进攻,用鲜血和生命守住了烟台峰。战后,第42军党委授予4连“烟台峰英雄连”的光荣称号。
4日,美军和南朝鲜军以40余辆坦克、200余辆汽车和装甲车组成快速突击部队,在飞机掩护下突进草芳岭。为阻止敌人坦克沿路突破,124师以372团6连为主组成爆破队,连长李金山担任队长。爆破队分为10个爆破组,每组7至10人,配有2至3抵轻机枪,每人一包炸药。在三巨里到水田口北山约4公里的路程上,沿公路靠山边挖了许多打坦克洞,并用草木、石块等做好伪装,以防敌人察觉。此外,朝鲜人民军的7辆坦克也埋伏在水田口北山的拐弯处,随时准备阻止敌人坦克前进。
5日,敌人又向黄草岭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。晨8时许,30多架敌机轮番在黄草岭上空轰炸。炸弹、凝固汽油弹纷纷倾落,阵地上飞沙走石。特别是敌机接连投下重磅炸弹,每个弹坑直径足有6米,深达1米多,将志愿军的地面工事全部摧毁。在两个多小时的狂轰滥炸后,敌军的几十门大炮又开始轰击。
124师集中50余门火炮迅速标定方位,对敌炮群进行压制射击。敌人恼羞成怒,派出30多辆坦克沿着崎岖的山路,向黄草岭冲来。步兵在坦克后面跟进,多路出击,企图分隔第372团的左右阵地,迂回到侧后去袭击。
早已守候在那里的朝鲜人民军坦克迎头射击,一连击毁敌军3辆坦克。与此同时,志愿军的爆破组一跃而起,又炸毁了数辆坦克。敌人的坦克乱作一团,向前走不动,调头回不去,互相冲撞,有的竟翻下山沟。跟在坦克后面的敌军步兵不敢冒进,缓缓地往上爬,爬爬停停,停停爬爬,距离志愿军的阵地越来越近了。
“打!给我狠狠地打!”
隐蔽在阵地上的吴连长发出命令。所有的轻重机枪、手榴弹、冲锋枪、步枪一齐吼叫起来,织成了一片火网,打得敌人连滚带爬,向山下溃散。7日,吴瑞林下达了最新作战命令:“西线歼敌1.5万余人,胜利地结東了第一次战役。志愿军司令部命令我们撤出黄草岭,另有新的任务。黄草岭阵地由志愿军第9兵团接防。”
就这样,42军124师在黄草岭、烟台峰,与南朝鲜军第3师、首都师及美军陆战第1师等部激战13个昼夜,白天守晚上攻,坚决阻击了敌人优势兵力的多次进攻,共歼敌2700余人,有力地配合了西线主力作战,获志愿军总部的嘉奖。
彭德怀高兴地说:“黄草岭战斗说明美国人的飞机大炮也没有什么了不起!”
|
|